![]() 日志正文
|
||
同学们订有多种报刊,如《初中生周报》《语文周报》《作文》《作文通讯》等,这些报刊上经常刊登优秀作文,供同学们学习。不少同学跟我说:报刊上的作文我们经常阅读,但收效总是不大,到底为什么呢? 这便涉及到一个怎样读的问题。同样读一篇优秀作文,读之得法,收效便大,读之不得法,收效便小。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读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讲一则著名剧作家夏衍的轶事。 解放前,在一段时间内,夏衍接受了党组织的指示,要去占领电影这块阵地。然而,在此之前,他从未搞过电影,对此了解甚少,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在看中学。于是,他抽出时间到影院里看电影。他的“看”跟平常人的“看”不同,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影院,先买一份电影说明书,然后根据其介绍,在脑子里构思故事情节的发展,设想人物的言谈举止。电影开演后,他一边看一边对照自己的构思和设想,如发现不一致的地方,他就反复考虑:“为什么人家那样处理?好在何处?”这样反复多次,他便凭着自己的“看”,渐渐地入了电影的大门,掌握了有关电影的一系列知识和技巧,这为他顺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及后来的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是否可以从夏衍的这段轶事中得到一些启示呢?是否可以把夏衍这种“看”电影的办法借鉴过来呢? 当你拿到一篇优秀作文时,先不要急着读,而是根据这篇作文的题目,先在脑子里做一番设想:这个题目要是让我写,该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过渡?该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结尾又该如何?设想完毕,再读报刊上的作文,看看人家的作文是如何安排的,哪些地方与自己的设想一致,哪些地方不同。如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就应该进一步深思:为什么人家那样安排,好在什么地方,自己的设想有什么不足。 这样去读,虽然费时费力,但收效肯定会大。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会悟出一些做文章的道理来,写作能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你粗粗拉拉、不动脑筋地读上十篇,又怎能比得上像这样读一篇呢?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