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此文发表于河北省考试院主办的《考试与招生》 2017年第5期,文字稍有改动。 2005届学生在毕业前夕,询问我的QQ号、手机号和电子邮箱,我一一写到黑板上,他们赶紧记了下来。转眼,他们参加了高考,进入大学,见面的机会便少了。但逢年过节,他们的短信会一个个飞来,让我来不及回复。每逢登录QQ,“滴滴滴”的声音便会接连不断地响起,弄得我手足失措。打开电子邮箱,常常见到学生们的邮件,虽是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但也令我感动不已。 2007年,我建立博客后,通过不同方式告诉了同学们。此后,便有同学经常光临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发表评论。有多位同学建了博客,与我交流。我把这些同学加为好友,登录博客后,尽量挤出时间去看望他们。他们找到了实习单位,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都光临我的博客,留言,或发小纸条儿,把这喜讯告诉我。我回复他们,祝福他们,勉励他们,师生之间因为这网络,心心相近,心心相印,真可谓天涯咫尺了。在多种沟通方式中,我最喜欢的是博客。QQ让我手足失措,不知道该回复哪一位同学,短信不经济,电子邮箱太繁琐,只有博客,形式灵活,文字可多可少,可以从容应对,真是方便至极。 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用电话与我沟通。有一次过新年,家里电话响了,我一接,对方说:“曹老师,你还记得我吗?”那声音,我一听就知道是李文娟,马上回答:“你是李文娟。”文娟激动得不得了,说:“哎呀,曹老师,你还能听出我的声音?”我呵呵一笑:“你这声音我听了三年,还能听不出?”她说:“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这阵子在合河口乡卫生院帮忙,临时的。早就想去看您,觉得无脸见您;早就想给您打电话,可又不好意思,一直拖到了现在。今个儿过新年,给您拜年了。”我表示感谢,又安慰她一番。后来,她通过考试,成了卫生院的正式职工,特意打来电话报喜。 有的同学虽然毕业后一直没有和我联系,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我。前不久,我到石家庄办事。在路边等了好一阵子,班车才姗姗而来。我一看,车上已有乘客在站着了,便做好了站的准备。殊不料,刚一上车,便听见有人喊:“曹老师,您来我这儿坐!”闻声一看,是位小伙子站起身来,边招手边喊。我仔细看了看,心里纳闷儿:“什么时候教过的学生?怎么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小伙子见我不动身,便走过来,一把拉住我,硬是拉过去,让我坐到他的座位上,他站在我旁边。随后,他不由分说,又替我买了车票。我正在尴尬着,他笑道:“老师,我是05届,叫毛力军。”我“哦”了一声,说:“你是高二分科后跟上我学习的?”“就是,就是。您头一次看我的作文,嫌我书写潦草,嫌我逗号、句号不分,就是一个小圆点儿,把我狠狠批了一顿。你对我说,态度决定高度,习惯成就人生。这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跟您学习了两年,您的严谨、认真、敬业,深深影响了我,考大学沾了光,现在上班了,还因为这沾光。呃,老师,您现在还跑步吗?还打太极拳吗?”我笑着点点头,他又说:“同学们都佩服您的毅力。上高中三年,只要出操,就能看见您。有时候想睡懒觉,但只要一想到您,就不好意思睡了,呵呵。一转眼,跟您五年多没有见面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您。上高中时,您一次一次地批评我,都是为我好,要不是您严格要求,我还考不上大学呢!”下车后,他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想分开。 有一次,我到集上去,想买二斤黄瓜。刚到菜摊儿上,便见一个小伙子喊我:“曹老师,您想要啥?”“买二斤黄瓜。”我一边说,一边瞧他,再也想不起他是谁。他张开两手,抓起六七根又大又嫩的黄瓜,不由分说,放在我自行车的置物筐里。随后,他又激动地说:“曹老师,您可能忘了我,可我忘不了您。我叫刘红朝,是2005届的学生。那年,我没有考上大学,又到别处补习了一年,还是没有考上。后来不考了,回家种大棚菜去了。以前在我们当地卖,这是头一回来这儿卖。说实在的,我不是念书的料儿,种菜才是我干的事儿,这也算找到了我自己。”我要给他钱,他说:“你要给钱,那就是打我脸哩!老师,甭看我没考上大学,可我感激您,我成绩不强,可你照样管我,不像有的老师,我不交作业也不管。”我还想说啥,一群顾客围住他的黄瓜,他摆摆手,说:“有时间再聊。”我见他忙得不可开交,便离去了。 事后,一想起这事儿便激动不已。说实在的,我并没有为刘红朝多做什么事,只是尽了一个老师的责任而已,只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他而已。教书多年,我一直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管成绩怎样,都一视同仁。有的老师,对成绩好的热情有加,对成绩差的冷若冰霜,这是最让学生反感的。成绩差的,背负着种种压力,自卑、着急、无奈、缺乏信心,他们更需要关心、鼓励和帮助,有时,你的批评,你的训斥,也让他们铭记终身,感激终身,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他们好。一个备受歧视、备受冷落的学生,批评也是他们所渴望的,更不用说表扬、鼓励、关心和帮助了。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