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第一排桌”

分类:小草集 | 标签: 小事   感动   敬业  
2017-06-29 14:42 阅读(?)评论(0)
 

上高中时,姜芬老师教了我一个学期的化学,我对她的印象不算好。公正地讲,她很敬业,也很认真,但她的某些言谈,某些行为,惹得同学们极为反感。

那时候,同学们小,免不了做些出格的事,或者作业完成得不好。姜老师到了讲堂上,严肃地训斥大家,常用的话语便是“你们班”,而别的老师则说“咱们班”。如此一来,她便拉远了和同学们的距离,大家从心里不舒服。她上课时,总把化学定理之类的东西抄在黑板上,让大家抄在笔记本上,大伙儿一看,书上有,谁也不抄。见此情景,她大发雷霆:“怎么不抄?书上有?书上有,这也是经过我加工抄在黑板上哩!必须抄下来!”见老师发了火,大家只好憋着一肚子不满抄起来。

课后,大家议论纷纷,说啥的也有。这个说:“加工什么了?跟书上的一模一样,一个字也不差!”那个说:“她把书上的原原本本抄在备课本上,又照着本子上的抄在黑板上,这就是加工吗?这种加工我也会!”还有一个同学模仿她的语调高声说道:“你们班,就是不听话!”他模仿得很像,大家“轰”地笑起来。好长一段时间,大家忘不了她的“加工”,也免不了调侃一番。

对姜老师的印象不好,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她的继任者是赵秀芳老师。高一第二学期,赵老师担任化学课。她个子很高,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非常好听,态度很和蔼,从未见她发火,大家一下子喜欢上了她。据说,她是山东人,是北师大的助教,因为跟平山人结了婚,这才离开大学,到了古月中学。大家不知道“助教”是干什么的,但一听说“大学助教”,便认为很伟大,便对赵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此外,她的课确实上得好,这就更叫大家崇拜了。赵老师太优秀了,这便显得姜老师更加不优秀了。于是,大家对姜老师的印象更加不好了,似乎姜老师真的一无是处。

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参加劳动。恢复高考后,我考上师范学校,也成了老师,但我一直没有见过姜老师。有一年,我到县城办事,正匆匆忙忙在大街上走,忽听有人喊我的名字,抬头一看,正是姜老师。我激动异常,握着她的手,说:“姜老师,二十多年了,您还记得我的名字?”

姜老师也很高兴,说:“记得,记得。那时候,你在第一排桌,你和赵建国是同桌,他挨着墙根儿,你挨着他。你们班,数你俩成绩好。这么多年,咱们虽然没见过面,可你的情况我知道。你钻研劲儿可大哩,当老师的就得下功夫钻研!”

聊了一阵后,我知道了她的情况:退休后,又到私立学校干了几年,这回彻底休息了。她还说:“你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我什么经验也没有,教得不好。”

我激动地说:“姜老师,别的不说,光是您的敬业精神,就值得我学习一辈子,尊敬一辈子。”

分手之后,我仍然沉浸在激动中。我想:“二十多年不见了,姜老师还记得我的名字,还记得我在第一排桌,还记得我的同桌是谁,仅凭这一点,她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是一位让我感动的老师,值得我尊敬一辈子的老师。”

想想我自己,教过的学生有那么多,可我还记得几个呢?这几年,每接一个新班后,好长时间记不住同学的姓名,经常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我越想越汗颜。

自打见了姜老师那面后,我就不断地提醒自己:记住同学的姓名,赶紧!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