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课这样上

分类:教学集 | 标签: 阅读教学  
2023-08-04 09:50 阅读(?)评论(0)

在我的教书生涯中,有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教复读班。那时,考个大学相当地难。我所在的中学是普通中学,应届生基本上考不上,全靠复读生考。在复读班里,复读两三年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样的学生,可谓久经沙场,什么样的阵势也见过,是很难教的。老讲课本上那点东西,他们便会厌烦,如何让他们感兴趣呢?

思忖再三,我决定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上阅读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同时,也让他们感兴趣。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朗读文学作品,借此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每周星期五,我上阅读课,学习材料全部来自课外。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的小说,学生一听就上瘾,急着知道后边的情节如何,人物的命运如何。我选择这样的小说,给学生读,如莫泊桑的小说,杰克·伦敦的小说,欧·亨利的小说,赵树理等作家的小说。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我大多选择短篇小说朗读,有时也选中篇小说。曾记得,我给学生朗读过《热爱生命》《一块牛排》《羊脂球》《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篇幅短的,一节课便可以读完,如时间还有剩余,便组织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后,我再总结。篇幅长的,我分成两节或几节课朗读。读这样的小说,即将下课时,我布置一个任务:下课后,讨论后边的情节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再上课时,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然后再读下去。读完之后,再讨论作者的安排好在哪里,自己的安排为什么不好。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我发现学生们喜欢唱《九九艳阳天》,便在阅读课上介绍这首歌曲的出处,介绍电影《柳堡的故事》,并找来中篇小说《柳堡的故事》,读给学生们听。我还把同一作者的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介绍给学生。这样的做法也激起学生的兴趣。

有时,同学们急于知道小说的结局,急不可待地要求老师读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便不等到星期五,而是在下一节挤出一部分时间,读给学生听。

除朗读小说外,我也进行专题朗读,比如,以“母爱”为专题,选择数篇写母爱的短文朗读,并让同学们讨论各篇短文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篇,不喜欢哪一篇,理由是什么。此外,我还以“父爱”、“同学情”、“师生情”、“人与动物”为专题进行了朗读。

二、印发优美短文,让同学们阅读,写赏析短文或读后感。

我从《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上选择千字左右的短文,印发给同学们,让大家阅读、讨论。在此基础上,写出赏析短文或读后感。再上阅读课时,组织同学交流、讨论,评出优秀的短文或读后感,在讲台上宣读。最后,我对优秀赏析短文或读后感进行点评,并宣读自己所写的赏析短文或读后感,对同学们进行引导。

《初中生周报》《中学生学习报》等面向中学生的报纸,有赏析优美短文的栏目。有一段时间,我常为这样的栏目写稿。文章发表后,我印发给同学们,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时。我先让他们阅读同一篇短文,并写出赏析文字。然后,我再拿出自己发表的短文,让他们互相比较,取长补短。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倍感兴趣。

三、让学生们推荐优美短文。

每接一届学生,我都让他们分成6个或8个语文学习小组,准备随时分组讨论。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我让同学们选抄数百字的优美短文,并写出赏析文字,按规定的时间交给小组长。到了阅读课上,各组交换短文,阅读、欣赏、讨论,每组评出一篇最喜欢的,再由同学到讲台上宣读。然后,同学们再讨论,哪个组所选短文最好,所写赏析文字最好。到一定阶段后,课代表作出统计,给各组排出名次,看哪个组提供的优秀短文最多,所写赏析文字最好,分别是谁。此举促使同学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及鉴赏水平。

四、深挖一口井,在学过的课文中,挖出新水,读出新意。

《林黛玉进贾府》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有的同学不止学过一遍。如何讲授这样的课文呢?如何让同学们对这样的课文感兴趣呢?我采取了深挖一口井的做法,对课文做深度解读,细致探讨,在老课文中读出新意,读出有趣的点儿。具体做法是:提前告诉同学们,对《林黛玉进贾府》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探究,准备星期五阅读课上讨论。为了引导同学们学习,我提出思考题,让同学们形成文字。要是光让他们想一下,就会有同学偷懒,也难以深入思考、探究。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提出过这样的思考题:

1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你们趁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段文字字数虽然不多,但对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两个“只管告诉我”,更是入骨三分地揭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使她的形象更为生动。两个“只管告诉我”,对塑造王熙凤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呢?

2、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多次写到“哭”:贾母的“哭”、丫鬟婆子们的“哭”、王熙凤的“哭”、贾宝玉的“哭”,请你对照课文,分析这些“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三次描写林黛玉的肖像,但对她所穿衣服却只字未提,而且,对她头上戴的、身上佩的均只字未提,这与王熙凤、贾宝玉的肖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何不写林黛玉的衣服呢?为何不写她的装饰呢?林黛玉到底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4、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三次描写林黛玉的肖像,但这三次肖像描写都不是我们常见的由作者介绍的肖像描写,而是通过他人眼睛所见去写林黛玉的肖像。这样的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从林黛玉和“他人”两个方面去分析。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做出总结。后来,我对讲课内容做了整理,写出《“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林黛玉的肖像》等短文,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导报·高中版》上。

除了提出思考题以外,还可以拿出课文中的某一段,让学生进行赏析,写出一篇短文,名为“精彩段落赏析”。我曾经写出《<林黛玉进贾府>精段赏析》,也发表在《语文导报·高中版》上。

五、关注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进行专题讲座,引导同学们的阅读。

有一个时期,同学们对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金庸的武侠小说读得如痴如醉,颇有点沉迷在其中。我利用星期五的阅读课,介绍了他们的小说,并提出自己的阅读建议:可以读一些,但不要过度迷恋,不要沉溺在其中。我还建议同学们:多读经典文学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对高考是极有帮助的。同学们对这样的课也颇为欢迎。

同学们对阅读课极感兴趣,常常盼着星期五的课。一年下来,同学们的视野大大开阔,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水平及鉴赏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修改于 2023-08-04 09:50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