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有个小女孩,她的爸爸是位心理学家。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就牢牢记住了爸爸教给她的诀窍,一个让她在学习、生活中占尽先机的诀窍——多举手。 那天,爸爸送她到学校,在校门口,爸爸再次嘱咐她:要多举手,想上厕所的时候,举手,有问题要问的时候,举手,老师提问时,只要自己能够回答,就勇敢地举手。小女孩牢记爸爸的嘱咐,凡是应该举手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举起手来。时间不长,老师便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举手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总是优先满足她的要求。因为一次次得到满足,一次次受到锻炼,小女孩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多多举手,是心理学家教给女儿的一个获取进步的窍门,正是凭着这一点,小女孩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你想,一个班那么多学生,你要是沉默寡言,什么举动也没有,总是被动地等待老师注意你,把机会送给你,那么,你脱颖而出的机会便少得多。要是多举手,主动表现自己,情形必然两样。 凡是成功之人,都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得到发展,美国的前国务卿赖斯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1973年6月,一位老太太走进美国丹佛大学,她要去找该校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约瑟夫·科贝尔。丹佛大学依山而建,路径非常复杂,尽管有人指路,还有人给她画出路线图,可她绕来绕去,总是到不了目的地。她站在一个路口,不知该向何处走。恰在此时,一群女学生走过来,她拿出那张图询问。弄清她的意思后,一个黑人女孩说:“我带您去吧!” 在女孩的带领下,老太太找到了科贝尔。女孩返身要走,老太太说:“咱们认识一下吧。”彼此介绍后,他们知道了对方的身份:黑人女孩,英国文学系大三学生;老太太,波兰大使夫人;科贝尔,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创办者,苏联和东欧问题专家。 黑人女孩走出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大门时,有人正在散发传单,是关于“斯大林时代与政治”的一个讲座,主讲人正是科贝尔,也就是刚才带老太太去找的那个人。她想:既然认识了,就去捧捧场吧。 科贝尔一进大教室便认出了她,她坐在第一排,对科贝尔的演讲颇有兴趣。中午吃饭时,科贝尔特意邀请了她。席间,经过交谈,他发现这个黑人女孩聪明、果敢,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科贝尔很欣赏她,动员她毕业后报考他学院的政治学研究生。 此后,一连串的成功降临这个黑人女孩:1974年,年仅19岁的她考入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26岁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34岁出任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2000年,46岁的她成为布什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2005年出任国务卿,成为有史以来美国政府中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这个人就是赖斯。 当初,赖斯为老太太带路,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从而结识了科贝尔先生;她去捧科贝尔先生的场,也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从而得到对方的赏识,成为政治学研究生,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成功。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当机会来临时
下一篇:《古都的秋》排比句赏析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