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我的成绩总是下滑

分类:育子集 | 标签: 勤奋   实力   成绩   快乐  
2017-05-25 15:07 阅读(?)评论(0)

此文发表于河北省考试院主办的《考试与招生》2017年第4期。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刚刚过去。有一次,我检查学生的作业,翻开卢丽丽的作业本时,发现一封写给我的信:

曹老师:

您好!我向您求助,我真的受不了啦!这段时间,我头疼得要命,晚上经常失眠,医生说,我这是神经性头疼,应该注意休息。可我争分夺秒地学还学不会呢,哪敢休息啊!

我实在想不明白,在高一和高二时,我曾经考过班里的第一名啊,即使考得差,也出不了前10名,可为什么到了高三后,名次一次比一次靠后呢?前两次月考,我就发现名次下滑,急得不得了,命令自己使劲儿地学,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大热的天,中午连觉也不敢睡。我憋着劲儿要赶上去,要在期中考试时打一个翻身仗,可谁知,我的名次竟然到了20名之后,我一下子懵了!

老师,我勤奋得不能再勤奋了,可我的成绩怎么总是下滑呢?您教过多年高三,有丰富的经验,救救我吧!

学生卢丽丽

因为那天忙着检查作业,便在她的本子上写了几句话,让她不要着急,改天与她仔细谈。

第二天晚上,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这是一个性格内向、学习非常刻苦的学生。她拘谨地坐下,细细地说起她的情况,又说起父母对她的期望以及她的奋斗目标。听完她的诉说,我安慰她一番,除了告诉她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又谈了我的意见。随后,我告诉她:“这样吧,结合你的情况,我仔细考虑一下,给你一个书面的东西吧,就算给你一封回信,这样会说得全面一些。第二天,我在电脑上敲出了一封回信,并打印了一份送给她。下面就是那封回信的主要内容。

丽丽,根据你的情况,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减轻压力,树立信心

之所以发生上述现象,是因为你太想成功了。你在高一、高二成绩不错,上了高三后,你仍想保持那样的成绩,甚至,还要求自己更出色一些,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前两次月考的失利,让你着急了,你憋着劲儿要在期中考试中打翻身仗,你带着这种压力,不顾一切地学习,一心只想着考出理想的成绩,这就导致了你的再次失利。在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理论叫“目的颤抖”,也就是说,越是急着成功,便越是难以成功。比如,让你给绣花针认线,你一手拿线,一手拿针,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越是急着认,便越是认不上,到最后,双手竟然哆嗦起来,不管怎么努力,就是认不上。你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你太急着考出理想的成绩了,你的压力太大了。

太大的压力对学习是没有好处的,你要千方百计地减压,心里别老是想着考出好成绩,想着考成第几名。每天起来,你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结果如何先别想。你要想,这不是高考,它不会决定我的未来。只要你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考试,面对名次,平常心才会出现,情况才会有所改变。此外,要树立信心,要坚信“我能行!我是最棒的!”你想,你在高一和高二时曾考出优异成绩,这就说明你有一定的势力,只要心态正常起来,方法得当起来,成绩就会好起来。

二、劳逸结合,方法科学

学习要拼搏,但拼搏要科学,要劳逸结合。像你这样,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中午连觉也不睡,这怎么行呢?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必须有一个调整的时间,让自己喘口气。你这么学下去,神经绷得紧紧的,时间一长,怎么受得了?这么硬凭时间磨,身心疲惫,学习效率必然越来越低。到头来,你身体吃不消,自然会出现失眠、神经性头疼的症状。医生让你注意休息,这是对的,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情况是不会好转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学习上,就得有“张”有“弛”。咱们常讲8-1大于8的道理,你怎么忘了呢?午休时间,咱睡上一觉,下午学习有精力;活动时间,咱去打打球,跑跑步,强健了体魄,调节了神经,再去学习效率高。一句话,要想学习好,体育锻炼不能少,要想学习好,劳逸要结合,方法要科学。

三、万事莫强求,要顺其自然

下边的话,你听起来可能不大顺耳,觉得是给你泼冷水了。但是,这话我还得说,有时候,泼泼冷水是有好处的。如果所有的办法都想了,你的成绩仍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然不能回到高一、高二那个位置,那你就得坦然面对这个现实,就不要再为此事苦恼了。高三毕竟是高三,跟高一、高二不是一回事儿。你知道,在高一、高二时,每次考试都是某一阶段的考试,所出题目都紧扣基础知识,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难度也不太大。到了高三,所有考试都向高考看齐,所有试卷的结构都跟高考试卷完全一致起来,而且,都以能力考查为主,这就跟以前有了本质的变化。在高一、高二时,你开足了马力,凭着自己的刻苦和勤奋,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但到了高三,你再用这样的办法就不一定能奏效了。在高三,光凭刻苦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看自己有没有取得胜利的实力。比如跳高,光凭训练刻苦是跳不过一定高度的,还得看你有没有那份实力。如果没有跳过某个高度的实力,训练再刻苦也是枉然。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功到自然成”,但在许多情况下,光凭“有志”,光凭“功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高一到高三,名次不是死的,会发生许多变化,因为有种种因素在起作用。有些同学,天赋很好,但在高一、高二时不大用功,名次到了后边,等到了高三,他用上了劲儿,名次便到了前边,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黑马”是屡见不鲜的,每个班都有,你不服也不行。如果几经较量,咱就是到不了人家前边,那就说明咱素质不如人家,那就得接受这个现实,那就得服气,不能老为这事痛苦。学习这事情,尽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能争取到多少算多少,万事莫强求,要顺其自然。记住我的话:咱塌塌实实去学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至于结果如何,那由不得人。

看了我的回信,她冷静地考虑了一下,同意了我的观点过了一段时间,她精神逐步好转,身体也好了起来。虽说成绩一直没有达到在高一、高二时的水平,但她想开了,一直过得快快乐乐。高考之后,她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高高兴兴去上了。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