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之六(不合逻辑)

2015-05-29 16:38 阅读(?)评论(0)
      此文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导报·高中版》2014年5月10日第3版,是应该报执行总编刘建华先生之邀而写的。为了保存这份资料,今发布在博客中。高中学生可以看一下,对辨析病句很有帮助。至此,辨析病句系列稿发布完毕。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有较大的迷惑性。不合逻辑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①(2012年天津高考)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并列不当,“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把“饮食习惯”删去。

②(2008年江西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句中“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应把“或者”改为“等”

2.自相矛盾: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例如:

①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1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日前”一词的意思是“几天前”,用于此处与“正在”矛盾,属于“过去时”与“现在时”矛盾。

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缺乏”后面跟了两个分句,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语句表达的意思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作者要讲的是: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3.主客颠倒: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倒的现象。例如:

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②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对我还很不熟悉。

——应该是:我对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还很不熟悉。

4.否定失当: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出现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例如:

①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此处与“忘”连用,与后边“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

②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三重否定成否定了,不合实际。

5.强加关系或弄错关系:复句中分句间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子,就容易造成病句。例如:

①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文章“艺术成就很高”与“写得不长”没有因果关系,但关联词却强加了这种关系。

②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向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非转折关系,“然而”使用不当。

6.不合事实:指语句陈述的事情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例如:

①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绝产”程度重于“减产”,“和”表并列,所以二者不能用“和”连接,改为“导致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乃至绝产,鱼虾绝迹。”

②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在夏天、冬天,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

小结:辨析不合逻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并列不当。2.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自相矛盾。3.注意多重否定,负负得正(反问也算负),查肯定否定是否弄错。4.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查强加因果。5.注意抓介入对象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查主客颠倒。

【提升训练】

下列各句都有不合逻辑的语病,请找出病因。

1.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2013年高考江西卷)

2.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2013年高考江西卷)

3.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高考广东卷)

                                        1801字)

【答案】

1.否定失当,句中出现两个否定词连用——“没”和“漏举”,把意思说反了。2.概念并列不当,句中出现并列关系的词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但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生活用品”包含了“床上用品”。3.不合事实,在面临洪灾的情况下不可能布置抗旱工作,删去“抗大旱”。“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不符合实际,应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