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改变自己

分类:育子集 | 标签: 教育随笔   改变  
2018-08-05 14:26 阅读(?)评论(0)

有个学生找我诉苦:“同学们谁也不喜欢我,谁也不愿意跟我当同桌儿,这可怎么办啊?你给我想个办法吧!”

我让他坐下,问他怎么回事儿。听完他的诉说,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该排座位了,班主任出了一个新招儿,让同学们自找同桌儿,自找位置,最后由班主任统一协调。这位同学先后找了四五位同学,想和他们结为同桌儿,可人家都以“有同桌儿了”拒绝他。可他得知,有两位同学是在拒绝他之后才找到同桌儿的。为什么大家谁也不愿意跟他当同桌儿呢?他极为伤心。最后,经班主任协调,他才有了同桌儿。此事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苦恼万分,这才找我求助。

我刚接这个班不久,对他的情况也不大了解。有一次,我见他的作文写得不错,便作为范文在班里读了一下,并热情地鼓励了一番。大约,就是因为这,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才向我求助吧。我诚恳地说:“这样吧,你先反省一下,找找其中的原因。我也找同学们了解一下,看看怎么回事儿。咱们改天再交换意见。”

我先找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又找几位同学了解了一下,归纳起来,大家的评价是这样的:他学习努力,成绩较好,品德也不错,但就是爱说爱动,上了课,老想和同桌儿说话,老师批评多次也不见效,这样的学生,谁肯和他当同桌儿呢?他家庭条件优越,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常常嘲笑同学们穿的是地摊货,用的是廉价品。久而久之,同学们讨厌起他来,谁也不肯和他接近了。

我约他相见,问:“你找到原因没有?”他难为情地抓抓后脑勺,说:“大伙儿嫌我上课说话。”我点点头,说:“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随后,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他。他更加难为情,一个劲儿地抓后脑勺,说:“这可怎么办啊?我没想到会这样。”我分析了他的问题,又说:“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先改变自己。”随后,我又讲了具体的做法。为了加深他的认识,我还给他讲了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法国生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把一组毛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毛虫开始行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这些毛毛虫要想吃到食物就得分散队伍,不再一条跟一条地前进。出乎法布尔的预料,这些毛毛虫出于纯粹的本能,沿着花盆边走了七天七夜,一直走到饿死为止。

第二个小故事:美国的富兰克林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地失去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一番思考,他找到原因:自己太争强好胜了,处处都想占优,时间一长,朋友们受不了,便离他而去。有一天,他把工作完成后,便拿出一张纸,把自己的缺点一一列了出来。直到再也想不出后,他又从大到小,把所有的缺点重新排列了一次。富兰克林下定决心要改掉自己的缺点。此后,每当彻底地改掉一个缺点时,他就在单子上划掉那个缺点。经过一番努力,他划完了所有的缺点。最终,富兰克林不仅得到了很多的朋友,还成了美国最得人心的人物之一,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讲完这两个故事,我又说:“毛毛虫不改变自己,最终走向死亡,富兰克林改变自己,最终成为受人爱戴的人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有无决心改变它。有了缺点,不去改变,任其发展,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孤家寡人。你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改变自己。”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