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此文是为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导报·高中版》而写的,是该报执行主编刘建华先生约的稿,因版面调整,未能发表。为了保存这份资料,今发布出来,高中学生可以看看,对学习文言文很有帮助。文言句式系列稿发布完毕。 文言句式之十(固定句式) 文言中的固定句式,除了前边所讲的表陈述或判断的固定句式和表推测的固定句式外,还有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和表比较、选择、取舍的固定句式。下面我们具体地介绍一下。 一、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以下6种: 1.“不亦……乎”,用于委婉的反问句,译为“不是……吗”(语气较轻)、“岂不是……吗”(语气稍重),“岂”也可译作“难道”。这一句式中的“亦”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像这样找剑,不是糊涂吗? 2.“何……为”、“何以……为”,都是表反问的,译为“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有的句子中将“何”写作“奚”、“恶”、“安”、“曷”,意思一样。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为“为什么要……呢”。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3.“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都是表示反问语气的,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样”、“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时,这三种形式会紧缩为“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例如: ①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为“把……怎么样”。 ②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怎么办”。 ③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虞啊,虞啊,对你怎么办呢? ④公曰:“若楚惠何?”(《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晋文公说:“对楚国从前的恩惠怎么办?” ⑤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殽之战》) ——让他们回去,在秦国被杀死,以便满足我们秦国国君的心愿,怎么样? 4.“何如”、“何若”,表达疑问语气,译为“怎么样”。例如: ①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此为何若人?(《公输》) 5.“岂……哉(欤、乎)”、“独……哉”、“宁……乎”、“其……乎”,以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译为“难道……吗”、“怎么……呢”、“大概……吧”。例如: 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难道……吗”或“怎么……呢”。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难道……吗”。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译为“难道……吗”。 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 6.“庸……乎”、“其庸……乎”,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吗”、“哪里……呢”。例如: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②晋其庸可冀乎?(《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表比较、选择、取舍的固定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以下3种: 1.“……孰与……”、“与……孰……”表示比较和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个……”。例如: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②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与其……孰若……”、“与其……岂若……”表示从比较中取舍,舍弃前者,选取后者,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与其……怎么赶得上……”。单独用“孰若”可译为“哪如”。例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不如起来战斗拯救我们的村子。 ②为两郞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柳宗元《童区寄传》) ——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如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郎”,古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僮”,仆。 3.“与(与其)……无宁……”、“宁……不(无)……”表示取舍,译为“与其……宁可(不如)……”、“宁可……不……”。例如: ①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林觉民《与妻书》) 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 小结:固定句式形式较多,译法也各种各样,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只要下决心去记,还是可以掌握的。记住它的特有形式和译法,是学习固定句式的窍门儿。 【提升训练】 1.在下列各项中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然则又何以兵为? B.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 C.人而已矣,奚以名为? D.大王来何操? 2.在下列各句中找出固定句式,并说明其译法。 ①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2013年高考浙江卷。原题要求翻译句子) ②奚重而不更也?(同上) (1805字) 【答案】 1.D 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均为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2.①“岂……哉?”译为“难道……吗”。②“奚……也?”译为“为什么……呢”。整个句子翻译为:为什么(情况)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