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有一次,让学生做练习,其中涉及到“品味”与“品位”,不管怎么讲,有的学生就是弄不清楚。无奈之下,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让学生去琢磨。此后,学生再也弄不错了。由此看来,只要老师多想法,学生还是可以学会的。以前,每见学生学不会,我总是埋怨他们,嫌他们笨。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习惯。学生学不会,他们已经很着急了,你再埋怨,岂不是雪上加霜。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益。正确的做法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想些办法,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帮助学生,让他们学得好一些。让我们的生活中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牢骚,多一些理解吧。作为教师,更应如此。后来,我把此练习寄到《语文报·高一版》,编辑说:让高中生做太简单。我又寄到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导报·八年级版》,不久,发表在2010年5月9日第二版上。今发布在博客上,如你的孩子正上初中,可以让他练习一下。 “品味”与“品位”的区别
一、释义 品味:1、尝试滋味;品尝。2、仔细体会;玩味。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1、指官吏的品级;官阶。2、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大,品位愈高。3、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4、指人的欣赏水平高,也指人的素质高,修养高。 二、区别 “品味”多用为动词,只有解释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时,才用作名词,如:“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品位”只能用为名词。 三、小练习:将下列各词的代号填入以下各句的横线上。 A、品味 B、品位 1、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显得很有 。 2、这部小说 很高,值得我们细细 。 3、听听他的言谈,便可知道他 的高下。 4、腹有诗书 高。 5、这本书格调低下,内容庸俗,极无 。 6、话虽不多,但值得我们细细 。 7、非再三 ,才能发现这篇散文的妙处。 8、这种服装设计新颖,做工精良,价格虽然不高,但很有 。 9、他 诗歌的水平很高。 10、他仔细 了这幅画,并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听便知道他极有 。 参考答案:1、B 2、B、A 3、B 4、B 5、B 6、A 7、A 8、B 9、A 10、A、B
最后修改于 2010-07-01 10:00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